2020年一开年,全球刚被新冠折腾得头昏眼花,很多人都在家关小黑屋呢,可中国和欧洲之间的航班却突然变成了最繁忙的“空中高速”。尤其从中国飞往意大利的班机,更是座无虚席——大批温州人风风火火地回意大利,他们到底是有啥急事,不怕风险?更让人疑惑的是,这些温州华侨在意大利靠什么立足?老外都说“黑手党人人怕”,难道温州人真能和意大利的地下老大们“硬刚”?今天咱们就来说说,温州人在意大利的逆袭人生,这中间有啥不为人知的秘密?
说到温州人和意大利黑手党,很多人的脑海里都自动浮现一幅“商战大片”:一个是地头蛇横行霸道,靠收保护费、拉帮结派为生;一个是中国走南闯北的生意精,头脑灵活,敢闯敢拼。两伙人撞到一起,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有人断言,小小的华人商家哪能斗得过根深蒂固的老牌黑帮?也有人不信邪,力挺温州人靠团结和勤快硬生生干出一片天地。可网络上的传说真真假假,说“温州帮大火并黑手党”,到底是电影情节,还是真实历史?别急,光听故事不过瘾,后面还有更劲爆的实锤在等着你。
想明白这个问题,还得从头说起。其实中国人移民欧洲的历史,虽然有的文章说追溯到清朝甚至一战时期,但那时候的人数,跟现在比就是个零头。咱们中国沿海,真正大规模移民欧洲,还是改开以后。温州,这个靠纺织和皮革加工发家的小地方,80年代后期打开国门,大批老板、工人、学手艺的年轻人都往欧洲跑。为啥选意大利?很简单,那里正是服装、鞋业的天堂,政策也相对宽松。刚开始去的温州人,啥都不懂,语言不通,只能在工厂里当学徒,熬夜干活、积累技术。
慢慢地,有了点积蓄的小老板,就拉着亲戚朋友一起合伙开作坊。那些年,温州人凭着拼命三郎的劲头,不问白天黑夜,只认一个理——“靠自己双手吃饭”。意大利本地经济不咋地,小城市反倒欢迎中国人,毕竟能让死气沉沉的工厂转起来,不是坏事。普通意大利人最多觉得中国菜有点怪、华人话多点,哪会有什么敌意。可老百姓之所以觉得“玩得转”的,就是没尝到黑手党的苦头——要是真有钱进账了,黑手党可不会当看客;温州人刚去的时候,也一样只能“乖乖缴保护费”。
表面上,温州人在意大利混得还不错,甚至有人把他们当成“勤劳致富”的榜样。但是,这种表面的和谐美好背后,其实一直有股暗流涌动。你想,黑手党在意大利南方的地盘,名声那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小工厂、杂货铺、饭店老板,不管是哪国人,照样得向他们“拜山头”。一开始温州人也别无选择,想安稳过日子,就得乖乖拿钱消灾。很多普通华侨只想着“能减少点麻烦就行”,属于不敢硬碰硬的类型。
当然,网络上有一堆说法,说什么“温州帮打黑手党,血战到底”,可圈内老人都知道,这里头有点编故事赚眼球的意思。毕竟现实不同于江湖电影,意大利黑手党虽然号称帝王,近几十年也早失了锐气,主业也慢慢洗白。政府其实也不想小城市太乱,毕竟华人交的税也是真金白银,为啥要把“财神爷”往外赶?但这平静下的世界,并不代表温州人可以完全高枕无忧。黑手党依然能插手各个产业,谁有钱就会上门敲打,从这个角度说,温州华人依旧是风雨中前行的“闯海人”,随时可能遇到新的危机。
就在大家以为温州人只能忍气吞声、交交保护费,过着夹缝里求生存的日子时,历史却突然折腾出了惊天大转折。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意大利政府决定“与时俱进”——对非法移民大赦:只要你按时交税、没犯罪记录,就能洗白成为合法公民。这等于是给温州人插上了“合法身份”的翅膀。一下子,成千上万苦熬多年的华侨正儿八经变成了“堂堂正正的意大利人”。身份变了,日子也就大变样。当地政府成了背后靠山,温州商会一成立,大家团结起来,不再是“三五成群单打独斗”,而是拧成一股绳,有钱有人还有政府撑腰。
此时,那些传说中的黑手党“老大”们忽然也发现,中国人这块“肥肉”不好啃了。商会协调、警察插手、政府盯着,黑手党收保护费的难度直线上升。你说黑手党狠,温州人也不示弱——靠法律、靠社群、靠关系,双方各显神通。一时间,谁都摸不透,这场“无声的较量”结局会如何。最神奇的是,温州人头一回不是靠拳头,而是靠脑子和法律,把昔日的霸主给“架空”了个七七八八。那些只会耍狠、仗着地盘横行的黑帮,如今面对团结又合法的华侨,只能收起昔日的强硬。
不过,天下哪有十全十美的好事。虽然温州人终于熬出了头,成了意大利社会的成功移民,但是新麻烦也没少。比如说,社区的凝聚力虽然强,但懂意大利语的人不多,需要和外界打交道时,就只能靠懂几句外语的“红人”出头。社区里还频频爆出“雇黑工”“压榨工人”的新闻,有人为了省钱,让非法移民加班到半夜,甚至有强制劳动曝光。意大利政府发现问题后,也没再睁只眼闭只眼,看管逐渐加严。温州商会不得不和政府合作,防止再出“坏事砸自己招牌”。
更大的挑战在于,温州人的第二代已经在意大利出生、长大,有的甚至不会说中文。老一辈的思路和年轻人南辕北辙,有人想回国创业,有人根本不认这“家乡情结”。社区内部有分歧,外部有压力,就像一块表面光滑、内部杂乱的布,稍一用力就会起褶。华商地位固然提升了,但就像水下的暗流一样,温州人依然要面对身份认同、文化隔阂、新老矛盾等一堆难题,远远不是一纸“公民证”就能解决。要问未来能不能一直和睦共处?恐怕还是一个充满变数的问号。
有人总喜欢把温州人歌颂成意大利的“移民模范”,逢人便夸“你看人家,不怕黑手党、团结又勤奋、白手起家、全身是胆”。可你仔细瞅瞅,其实很多时候温州人最大的倚仗,不是啥天生的勇气,也不是能和黑帮火并的江湖本领,而是赶上了“合法化”这波政策红利。说句不好听的,如果意大利没出台这招大赦,难保温州社群能不能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网络上的英雄故事听听得了,现实生活中温州人更像是会见风使舵的生意人。他们知道啥时候出头露脸,啥时候该低头认怂,讲的是一套灵活变通的“草根智慧”。
黑手党也不是什么不可战胜的怪物,意大利这些年治安好了,老黑帮自己都想做正经生意了。真要比硬气,比拼拳头估计谁也讨不了好。更何况,“团结”和“内部矛盾”是根绳上的蚂蚱,温州社群能不能长盛不衰,还得看下一代怎么接棒。真要说“温州帮”是意大利的铜墙铁壁,未免太捧杀了点。毕竟,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更多普通温州人只是想安稳挣钱、养家糊口。硬说他们“火并黑手党”能打出一片天,倒像故事讲得多了,野史编成了传说。咱们看个热闹就完了,别太当真。
你觉得,温州人是不是成了“华人逆袭”的最佳代表?这一路走来,他们靠的是团结、勇气,还是碰巧遇上好政策和环境?会不会,其实在真正的危机时刻,靠拳头永远拼不过靠规则?还有,那些关于火并黑手党的传说,是给移民打鸡血还是真能鼓舞你?评论区聊聊,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