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的安顺,我在整理祖母的蜡染箱时,发现一块 “蝶戏花” 蜡染布的冰裂纹异常 —— 蜡层间隙嵌着夺夺粉的米豆腐碎屑。同期找到的还有屯堡老砂锅店的黑砂锅,锅底焦痕与蜡染蝴蝶纹在炭火映照下重合,显出 “春节 龙宫” 的布依文。
“你祖母画蜡时总往砂锅店凑。” 屯堡老人回忆,2020 年春节前,煮夺夺粉的阿勇每天都来借蜡染当锅垫,说是辣椒要按蜡纹撒。祖母的蜡刀笔记记载,她每次熔蜡,都会掺入砂锅店的酸汤,让蜡层带着酸辣味。
将蜡染铺在砂锅上,蒸汽腾起的瞬间,青石板竟投射出完整的屯堡地图。蜡染的蝶翅是街巷,砂锅的焦痕是标记,交汇点正是阿勇的砂锅店。非遗传承人用放大镜观察发现,蝴蝶的触须里藏着用酸汤写的小字:“除夕夜,等我在牌坊下”。
老人说,那年春节,阿勇煮了百锅夺夺粉,每锅的辣椒粒都按蜡染蝴蝶纹排列。直到次年三月三,他才在砂锅的第三圈火痕里,发现祖母画的 “等你到端午”,蜡痕被夺夺粉的油脂浸得发亮,还沾着几粒木姜子。
2025 年油菜花节,我带着这两件东西回到屯堡。当蒸汽再次显影出图案时,阿勇的孙子突然指着龙宫的龙门 —— 那里有个淡影,是祖母藏在蜡染里的身影,背景正是阿勇的砂锅店,砂锅里的夺夺粉冒着热气,像一锅翻滚的红油花海。
如今这组信物成了安顺文旅的热门打卡点。游客在炭火边将蜡染与砂锅组合,就能看见两人当年的约定场景:祖母在牌坊下展开蜡染,阿勇捧着沸腾的砂锅走来,屯堡的石墙上爬满的牵牛花,把蜡染的靛蓝与夺夺粉的火红映成一片热烈的光晕。
在这个追求速成的时代,谁能想到一块蜡染、一口砂锅能封存五年牵挂?那些被蜂蜡与酸汤层层包裹的思念,证明真爱从不是即时的讯息,而是把牵挂画进蜡纹、熬进酸汤,让黄果树的瀑与屯堡的石见证,蜡染娘的蜡刀与砂锅也能煮出最绵长的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