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飞是最佳试金石
在三国时期,英雄辈出,究竟何人堪称真正的“王者”呢?众说纷纭,各有各的道理。即便是正史记载,也难免引发争议——尤其是关于三国第一猛将关羽的评价。
不论《三国志》、《后汉书》,抑或《晋书》均有记载,关羽乃当之无愧的勇猛之士——世人谈及历代名将,无不首推关张!然而,《三国演义》问世之后,关羽的形象却颇受影响。依据这部经典作品,遂诞生了一套关于三国名将的排名体系。
吕、赵、典韦并称前三位,紧随其后的是关、马、张飞……尽管有这份三国英雄排名,但其合理性仍存争议。因此,与其争论正史记载或英雄榜的合理性,不如转换思路。以张飞之视角来审视。为何选择张飞?以下是三个关键理由。
其一:张飞在《三国演义》中堪称最为勇猛的将领。众口一词,甚至有人断言,张飞才是最为杰出的英雄。以此为标准进行检验,无疑是检验英雄气概的最佳试金石!
其二:张飞一生始终忠诚于刘备一人。相较之下,典韦英年早逝,许褚亦在激战中为张飞一矛所刺,命丧马下。至于其他武将,无不曾至少效忠于两位首领。由此看来,张飞的忠诚与坚定堪称卓尔不群!
关羽之所以能与纪灵战成平手,是因为他当时是随刘备一同出征,旨在讨伐袁术。
刘备对袁术的征讨,实乃曹操借助汉献帝的御旨所迫,其目的在于让双方相互消耗,直至拼个你死我活,曹操则借此暗中“蓄力”。因此,关羽与纪灵的交锋,本质上已演变为一场表演赛,关羽自然不会再对纪灵痛下杀手。
若成功斩杀纪灵,刘备的军队是否应继续前行,与情绪失控的袁术展开决战?抑或选择不战而和,心照不宣地维持现状,这或许是最佳的策略选择。
张飞绝无此类“坏心眼”,即便刘备有所叮嘱,他也绝不会轻易放水。在《三国演义》中,每当张飞挥戈出战,便预示着一场真正的决斗,其中绝无偿还人情或是双方假装交手的戏码!
二、张飞观吕布
常言道:“我最享受你对我嗤之以鼻,却又对我束手无策的情景!”实则,张飞与吕布,彼此间亦怀有如此心境。
论及吕布,人称“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这并非虚言,他历来如王者风范。然而,为何竟被这环眼盗贼弄得焦头烂额,狼狈不堪,竟无法将其斩于马下?
对于张飞而言,情况亦然。尽管他口称吕布为“三姓家奴”,每逢相见便愤恨欲将其捅死,然而每次他嘶吼不已,吕布依旧一副得意洋洋的姿态。
质疑实力?那就以邢道荣为例,他自诩非凡,竟敢与诸葛亮较量,直将诸葛孔明比作吕布还要厉害。然而,张飞却是毫不迟疑,一出手就将他打得落花流水。战不数合,力竭而逃最后一圈,他仍败于张飞。活捉马,绑孔明张飞全程沉默,懒得理他!
每当目睹吕布之战,张飞是否会瞬间变得聒噪?他时常忍不住对吕布高呼:“来来来,大战三百回合!”
凡事物,相较之下,真相便最易显露!张飞此举,分明是在战略层面轻视吕布,却在战术层面给予极高的重视。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吕布此人,绝非易与之辈!
此所谓“三百回合”,在《三国演义》中,堪称名将之间单挑的极致。是以,以张飞之视角审视吕布,便是:张飞正与吕布激战正酣!
吕布无疑略胜张飞一筹。查阅《三国演义》全书,唯有在单挑吕布的场合,张飞才曾自豪地宣称“大战三百合”,而对其他对手,他从未如此豪言壮语,即便是对后来的马超亦然。
三、张飞观赵云
张飞与赵云均隶属于刘备麾下。那么,张飞是否对赵云的武艺有所评论?答案是肯定的。即便是在极端情境下所用的极端措辞,也能从中窥见他对赵云的观感。
“赵云已经投降曹操了!”
刘备对此自然持怀疑态度,然而张飞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信任。毕竟,糜竺与糜芳兄弟二人,不惜倾尽家财,更以妹妹为代价,投身于刘备的事业之中。因此,张飞怒斥赵云,却遭到了刘备的严厉斥责。
张飞怒吼道:我去找他,若遇,就地正法。”
张飞“一枪刺杀赵云”的真实性如何?即便我们选择相信,张飞本人恐怕都不会认同:那不过是我在气头上的一句胡言,你们却信以为真了?
张飞的话语中透露出对赵云的极高评价,这正体现了“爱之深,责之切”的道理。在家庭关系中,我们是否常常听到类似“就算怎样,也要和你斗到底”这样的言语?张飞的行为不正反映了这一点吗?
此外,一点同样值得坚信的是:在长坂坡一役之前,张飞自负其武艺高过赵云。赵云之所以声名鹊起,正是得益于长坂坡之战的英勇表现。然而,长坂坡之战后,张飞的态度显然发生了转变,这从赵云在桂阳之战的显著表现中可见一斑。
在赤壁战役落幕之际,刘备与诸葛亮展开了一场激烈的领土争夺战。他们先是攻克了零陵,在这场胜利中,张飞英勇地生擒了邢道荣。诸葛亮随即询问,桂阳该由谁攻取,考虑到张飞已立下战功,赵云便成了候选人。然而,张飞却拒绝了这个提议,即便采取了一些不太正当的手段,他也坚决要求亲自出征。
张飞为何如此热衷于争夺荣誉,不惜违背武者之德?这背后其实是攀比心理在作祟。既然已深知赵云的英勇,又无法通过真刀真枪来一较高下,于是他选择在内部竞争中寻求胜出。这无疑表明赵云的存在给张飞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四、张飞观关羽
这兄弟二人性情直率。关羽在曹营期间,曾对曹操一番夸赞张飞,直言自己三弟无人能及。
然而,张飞虽未曾狂妄地吹嘘过他的二哥,但在古城之际,他曾言:“你曾肩负兄长之托,击败曹操,荣封侯爵。如今竟敢再次前来诱我入局!今日,我必将与你一决生死!”
关羽对张飞的赞誉非同寻常,并非出于谦逊之态。张飞所说的“拼个死活”,亦非简单的狠辣之词,实则源于二人间的深厚情谊!显然,他们二人实力相当,不分伯仲。
五、张飞视马超
此役声名远扬,前文已有详尽剖析,此处不再赘述。仅就张飞对待马超的态度而言,从头至尾都流露出一种高人一等的姿态。
例如对诸葛亮说:曾拒曹操百万,何惧马超?”
还有交战前说:“识得张翼德否?”
直至这场激战落下帷幕,实际上马超已败北,原因在于他动用了流星锤这类暗器。相较之下,张飞则是在马超眼皮子底下,巧妙地将箭矢反弹回去。二者间的差异显而易见:一者暗中施展,另一者则是正面对决!
刘备忙出,对马超言。我秉持仁义之心待人接物,绝不使用诡计欺诈。马孟起,你且收兵暂歇,我并不会趁机追击于你。刘备此言,回味绵长。
五、总论分析
无典韦,因死得早!
吕布、张飞低姿态拼杀。
赵云、张飞重新认识后,压力感增强!
与关羽无差别。
看不起马超。
从张飞的角度出发,他最为忌惮的无疑是吕布,紧随其后的是关羽,赵云则位居张飞之下,至于马超,则位列末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