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1日的午后,北京正值金秋时节,天朗气清,晴空如洗。大约在三点钟的时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上庄严而隆重地拉开了序幕。
在毛泽东的右侧,一位精神矍铄的长者正立身一旁,他就是新中国的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李济深。
李济深的当选令众人颇感意外,引发了不少人的不满情绪。周总理听闻私下流传的流言,便果断制止道:“倘若当初采纳李济深的建议,或许长征便可避免,中国的革命事业也许能提前数年取得胜利,无需历经如此艰难困苦。”
一经此语,党内的异议之声顿时销声匿迹,对这一议题的讨论也随之平息。
令人称奇的是,李济深曾担任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他究竟有何卓越功绩得以当选为政府副主席?为何当初若能听从李济深的建议,便无需进行长征?这些谜题的解答需深入历史长河去探寻。
铁军主帅
李济深,出生于1885年,比那位教员年长十岁。他身形适中,额头宽阔且高耸,鼻梁挺直且鼻翼宽阔,耳轮圆润而饱满,眼窝略微凹陷,尽显典型的广西人风貌。
廖静文曾言:李济深先生身披一件灰色的绸缎长袍,身材不高,但双眸明亮有神,流露出威严与慈祥的光辉。
李家,坐落于广西苍梧县,乃一方闻名的书香门第。其祖父曾身为秀才,而父亲则以教书为业,传道授业解惑。
少年时,李济深曾赋诗抒怀:“马叟已至天命之年,言我贵不可求,然今我以身许国,又何须名列王侯?”
在诗词之中,我们得以窥见李济深对名利淡泊,矢志报国的雄心壮志。尤为珍贵的是,他始终坚守这份初心,直至生命的终点。
在社会转型的滚滚洪流中,李济深毅然决然地放弃了文学之路,投身军旅,曾在京城军官学堂深造。
目睹华夏大地陷入困境,李济深早已怀揣着雄心壮志,立志成就一番伟业,拯救苍生于水深火热之中,力挽狂澜于既倒之际。
1918年1月,孙中山先生创立的“援闽粤军”应运而生,旨在使国民党拥有一支独立的革命武装力量,同时亦亟需一批具备现代军事素养的军官。
在彼时之际,李济深应老同学的盛情邀约,匆匆南下广州,就任粤军第一军师部的副官长及参谋长等要职。他辛勤耕耘,培育了众多青年军官,其中涌现出了一批杰出人才,诸如陈铭枢、张发奎、陈济棠、叶挺、陈诚、薛岳、叶剑英等,均以卓越的才能和贡献脱颖而出。
一时间,粤军涌现出一批新秀,军容风貌焕然一新。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那些日后声名鹊起、统率百万雄师的将领,竟都曾是李济深的麾下。
1923年二月,孙中山先生在首次北伐遭受挫折后,重返广州,着手重建了元帅府。
孙中山深信不疑的李济深亦备受重用,他率领粤军第一军第一师勇猛进攻肇庆地区。继此之后,李济深轻松攻克梧州,击败陆荣廷,树立了无与伦比的赫赫战功,声名因而日益显赫。
在次年6月16日,经过苏联的大力协助,黄埔军校正式宣告成立。蒋介石被任命为校长,而李济深则担任副校长一职,同时兼任教练部主任。
迄今为止,广东黄埔军校的遗址附近,仍存有李济深公园,供市民们休闲娱乐。
论及革命资历,李济深的地位堪与毛泽东、周恩来并列,甚至在其之上,年龄更为资深。
流产的合作
李济深根植于桂系,与蒋介石之间存在着难以化解的矛盾,因此,孙中山离世之后,蒋介石与桂系之间的争斗便如影随形,屡次上演。
1929年三月,蒋桂之间的冲突激化,蒋介石暗中指使国民党资深元老吴稚晖亲自前往广州,邀请李济深前来。表面上,此举是为了请李济深进行调停,实则背后隐藏着将其扣留为质的意图。
李济深抵沪,李宗仁力阻。“兄长,此行若赴南京,难免会被蒋介石扣留。一旦你失去了自由,战事恐怕在所难免。”
蔡元培、吴稚晖、李石曾以及张静江。
3月21日,蒋介石在南京设宴款待李济深,实则以支持桂系抗衡中央政府为名,将他软禁于南京汤山的一处官员招待所。此举不仅剥夺了李济深的军政权力,还将其从国民党党籍中除名。
听闻李济深被非法拘押,广州城内的民众纷纷对蒋介石的阴险行径表示强烈谴责,认为他为实现个人目的,不惜采取卑劣手段。李济深往昔的部属以及政府同仁,均对此事件义愤难平。
29日,李济深的昔日部属将领蔡廷锴、余汉谋等众将联名致函蒋介石,迫切要求蒋介石即刻释放李济深。
面对来自各方的压力,国民党中央不得不启动调查程序。
数月之后,却发现李济深未曾站在桂系与蒋介石的对立面。随着李宗仁的第四集团军遭受重创,李济深的第八路军亦被蒋介石纳入麾下。
1929年7月31日,李济深重获自由。然而,此一变故使得李济深与蒋介石之间的嫌隙愈发深重。
1933年11月20日,一个新的政府——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在李济深的倡导下于福州成立,这也是福建事变的导火索。
福建事变的目标直指蒋介石,南京政府采取了极端仇视的态度和疯狂的镇压措施。
自事变爆发伊始,蒋介石便竭力鼓动第十九路军的官兵进行叛变。
11月,蒋介石再次集结了蒋鼎文率领的第二路军、张治中指挥的第四路军以及卫立煌所率的第五路军,总兵力高达15万人,发起了对福建的进攻。此举针对仅有5万之众的第十九路军,意在进行所谓“讨伐”,旨在一举铲除李济深和蒋光鼐所领导的福建人民政府。
面对蜂拥而至的中央军,李济深将他的希望系在了苏区红军的身上。他心中所想的,是两军的联合,唯有如此,方能具备一战之力。
在九月,李济深与陈铭枢联名草拟了致中共的提案,同时为他们的谈判代表颁发了涵盖全面权限的授权证书。
中共上海中央局接到建议,随即向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远东局进行了汇报。当时担任中共中央负责人的博古遵循共产国际的指示,并未与第十九路军开展合作。
彼时,为突破南京政府对苏区发起的第五次“围剿”,我党领导人彭德怀曾向中共中央提议,派遣军队对南京、上海及杭州地区进行威慑,以支援福建战事。
英雄豪杰,共识所归,毛泽东亦怀此志,提出了相仿的倡议。
遗憾的是,苏区领导者博古与李德均对此提议持反对态度。在他们这些留苏派成员看来,阶级斗争被视为首要任务,却未能领悟“唇亡齿寒”这一古老智慧。他们不仅未与福建的第十九路军携手合作,反而下令红军撤离江西东部地区,意图以此保存力量。
这一决策引发了灾难性的后果,国民党军队得以长驱直入福建,第十九路军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困境。
进入12月中旬,蒋介石率领的十万雄师在遭遇轻微抵抗后,顺利挺进福建。此时,局势异常危急,李济深与蒋光鼐经过深思熟虑,最终决定舍弃福建北部地区,集中全力捍卫福州。鉴于放弃了对福建外围山区的防守,蒋介石的部队迅速突破了层层防线。
1934年1月,我军成功占领延平与古田,逼近福州。蒋介石遂派遣飞机狂轰滥炸,并派遣军舰切断我军退路,同时,他还以高官厚禄为诱饵,成功劝降了第十九路军中的众多将领。
败局已定,1月16日,蒋介石的部队踏入福州,李济深亦被迫逃往香港寻求庇护。
随着第十九路军的覆灭,红军失去了扭转第五次“围剿”战局的宝贵时机,无奈踏上了漫长的长征征程。
这正是周恩来所言,倘若当时能够采纳李济深的忠告,或许我们便无需告别瑞金,亦无需踏上漫漫长征之路。这一切,不过是天时与人力交织作用下的必然结果。
当选副主席
中国的政治生态是“有枪就是草头王”,没了军队的李济深也就远离了政治,渐渐成了一个民主人士。
尽管李济深在社会上仍保持着显著的影响力,这也使得他成为了两大政党竞相争取的焦点人物。
历经三大战役的硝烟,国民党主力几近覆灭,国家的新生曙光已在前方闪耀。此刻,共产党中央正热切邀请各民主党派贤达共赴北京,参与政协的盛会。
对李济深来说,从香港启程赴北京,绝非易事。
在那时,英国与蒋介石的政府维持着外交关系,而英美两国均不希望李济深出席政协会议。因此,他的活动受到香港当局的严格监控,如何从香港脱身变成了一道棘手的难题。
为了分散蒋介石特务组织和香港当局的注意力,李济深巧妙地安排了一次宴请,他邀请了香港特务机构负责人王翠微,于12月27日莅临其寓所共进晚餐。
鉴于宴会安排在27日举行,众人并未对李济深于26日离港之事产生疑虑。
此外,鉴于26日为假日,负责监视李济深的特务放松了警惕,李济深便趁此良机,逃离了香港,并于前一日午夜悄然登上了一艘苏联货轮。
历经十数日的海上征程,货轮终于在1949年1月7日抵达了大连。早在数日前,周总理便已派遣李富春携带冬日衣物前来,以期待迎接李济深的到来。
10日,李济深携其一行抵达沈阳,并于2月25日顺利抵达北平,参与了政协会议,并荣任中央政府副主席之职。
李济深,身为我国政府的高级官员之一,其每月的薪酬定于500元整,与毛泽东、周恩来两位领导人的待遇保持一致。
此外,李济深身为中央政府三位非共产党籍副主席之一,他所领导的民革,在八个民主党派中位居首位,其成员大多系原蒋介石政府的高级官员,曾纷纷表示效忠。
1993年,李济深的子嗣李沛瑶秉承家父遗志,荣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的职务。
结语
李济深受到了优渥的礼遇,这不仅体现在名誉的加冕,更渗透于日常生活的诸多细节之中。
中央政府特地为李济深选购了一辆源自美国的“别尔克”品牌轿车,其外观为沉稳的灰色,搭载六缸引擎,速度迅捷,一旦踏下刹车,车身便迅速稳如磐石。此外,还将李济深所居的平房改造成一座砖石结构的三层小楼,占地面积达到2000平方米,内部拥有40余间宽敞的房间。
一系列的优惠措施,既是对过往革命协作的肯定与回报,亦是对于李济深毅然决然弃暗投明的嘉奖与赐予。
参考资料
《我的父亲李济深》 李沛金 团结出版社
《李济深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前后》 人物与历史
《周恩来与首届人民政协》 漳州职业大学学报 童小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