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媒体报道,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信息来源,感谢您的支持!
特朗普宣布对印度购买俄油加征额外关税后,印度人难受了。
连续几天,翻来覆去想一个问题:
中国买的俄油比印度多得多,还是俄罗斯最大贸易伙伴,凭什么美国只盯着印度薅?
这个问题像根刺,扎在印度人的心头。
对此彭博社给出了答案,印度上下才算看清现实。
01听到答案心凉透了
特朗普宣布,要对进口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加征额外关税,印度不幸成为首个被瞄准的对象。
俄乌冲突的大背景下,印度没有跟随欧美制裁俄罗斯,反而选择低价进口俄罗斯原油,本以为是笔划算买卖,却没想到美国突然翻脸了。
可令人不解的是,中国同样是俄罗斯能源出口的最大市场,无论是原油、天然气还是煤炭,中国的进口量都名列前茅。
如果美国对俄油加税是为了遏制俄罗斯经济,那中国理应是首要目标,这也难怪印度媒体追着问了好几天,因为他们想不通。
对此,彭博社给出了美国区别对待的关键原因:实力差距悬殊。
彭博社的意思大概是:
要是特朗普真想拿捏俄罗斯,按理说该找中国下手才更说得通。毕竟中国给俄罗斯的经济和政治支持,比印度多得多。可现实是中国现在的实力摆在那儿,特朗普想动歪心思也得掂量掂量,根本不敢随便拿捏,但印度就不一样了。
听到这个答案,印度上下的心怕是要凉透了。
02印度人心里很委屈
过去几年,印度一直把自己当成“东方大国”。
莫迪政府喊着印度制造,忙着在国际场合刷存在感,又是加入上合,又是推进金砖扩容,总觉得自己该和中国平起平坐。
这次买俄油的事,印度更是觉得占理。
数据摆在那,中国从俄罗斯买的油,不仅量多,还长期享受折扣价。美国要是真为了制裁俄罗斯,最该动的就是中国。可特朗普政府偏不,关税大棒直直砸向印度。
印度媒体算了笔账,按照美国新关税,印度每进口100亿美元俄油,就得多掏12亿美元税费。对本就受卢比贬值、通胀高企的印度经济来说,雪上加霜。
当然最让印度憋屈的是美国的双标。
白宫发言人表示“每个国家情况不同”。什么不同?就是中国手里有牌,印度没有。
美国的芯片、新能源产业离了中国稀土,机器都转不动。
供应链更不用说,从手机到家电,中国工厂停一天,美国超市货架就得空一片。
还有14亿人的市场,特斯拉、苹果这些美国巨头,哪个不依赖中国市场。
印度看似人多,可人均GDP刚过2000美元,市场购买力撑不起来。
制造业更是短板,手机屏幕、汽车芯片,大多得从中国进口。
想拿这些跟美国叫板,确实差点意思。
特朗普不傻,他比谁都清楚该捏谁、不该捏谁,挑代价最小的对手下手。
俄罗斯太强,直接硬碰硬不划算。
中国太强,惹了自己吃亏。
那就找个看起来有点分量,但又能拿捏得住的,印度正好符合。
既能对外宣称在施压俄罗斯,又不用承担太大风险,特朗普这步棋走得挺精。
可他没算到,印度这次不想忍了。
03莫迪的反击
莫迪这几天动作频频,先是连夜给巴西总统卢拉打电话,核心就一个,怎么应对美国关税。最后达成协议,年内把双边贸易额提高。
这信号很明显:印度想拉金砖伙伴壮胆。
过去几年,莫迪在金砖内部不算安分。一会儿提议金砖扩容要慢,一会儿又在货币合作上打退堂鼓,总想着跟美国搞好关系,在东西方之间左右逢源。
可这次美国一动手,印度才发现,所谓的西方盟友靠不住。
莫迪政府已经放出风,要对美国的杏仁、大豆加征报复性关税。
这些都是美国农民的主要出口产品,特朗普的票仓州得克萨斯、艾奥瓦都靠这个吃饭。印度还打算联合南非、巴西,在WTO起诉美国单边制裁。
可这些反击,能伤到美国吗?悬。
美国对印度的出口额,只占其总出口的2.3%。印度加税,最多让美国农民少赚点,动摇不了根本。
反倒是印度自己,每年从美国进口的飞机、芯片占了进口总额的18%,真要闹僵,吃亏的还是印度自己。
这就是印度的尴尬:想硬气,实力不允许;想服软,国内舆论不答应。
这件事不会就这么过去,后续发展藏着三个问题。
04未来局势的走向
第一个问题:美印关系会怎么走?
特朗普想拿印度当棋子,可印度不想只做棋子。
莫迪政府已经开始重新评估和美国的关系,有爆料称印度可能会推迟和美国的战斗机采购谈判,原本定好的联合军演也可能缩水。
但彻底翻脸的可能性不大,印度还需要美国的技术、投资,以及在联合国等国际场合的支持。又怕又恨的关系,恐怕会持续很久。
第二个问题:印度会转向中国吗?
这几天,印度媒体突然多了很多反思的声音。过去总想着和中国比,却忘了合作才能共赢。甚至有印度经济学家表示,中国能保护印度。
但要印度彻底改变对华策略,难。
边境问题、市场竞争这些疙瘩还没解开,国内反华情绪也不是一天两天能消的。更可能的是印度会学着“不选边站”,在中美之间找新的平衡。
第三个问题:金砖国家能借机变强吗?
印度这次被美国敲打,反而可能让金砖国家更团结。卢拉已经表态,巴西会和印度、南非一起对抗单边制裁。接下来的金砖峰会上,货币合作、贸易结算本币化可能会有新动作。
要是金砖国家能搞成自己的结算系统,摆脱对美元的依赖,那美国再想拿关税当武器,就没那么容易了。可这需要时间,更需要各国放下分歧,不是件容易事。
结语
说到底,实力才是关键。
中国能让美国三思而后行,不是因为美国仁慈,而是因为有让美国疼的能力。印度之所以被拿捏,也不是因为美国针对,而是因为实力还没到,让美国不敢动的地步。
这件事给所有国家提了个醒,别指望别人手下留情,自己的拳头硬了说话才有分量。
印度现在心凉或许不是坏事,疼过之后才知道该往哪使劲。
文章信源:
50%!特朗普以“进口俄石油”为由翻倍上调印度关税——中国新闻网
印度经济学家:特朗普不敢欺负的中国,能保护印度——观察者网
美“对等关税”生效,印度巴西不屈服——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