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看到网上有个很热烈的讨论话题,那就是“程序员一般寿命有多久呢”,看到之后不由得觉得有点喜感。可能大家被很多网络段子影响到了,觉得程序员就是老得快。又或者被不少猝死新闻吓到了,但是正常来说,程序员这个职业一般而言并不会明显地影响寿命。
会显著地影响寿命的,是不健康的996工作制度,而一旦一份工作以996或者007为是常态的话,那么不管你是做什么的,恐怕健康都会大受影响(996即从早上九点工作到晚上九点,一周六天,007则是更变态的0点到0点,一周七天)。
除了肉体的寿命之外,另一个关注点是程序员的职业寿命了,比如广泛流传的到了35岁就会被“优化”,这个现象则似乎已经出现在很多行业了,并不只是程序员需要担心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和前者其实相辅相成,正是因为高强度的工作制度,所以才导致很多人到了35岁就开始坚持不住而面临被“优化”的安排。而且就算不是到了35岁就会失去工作,现在很多行业都存在35岁之后找工作很困难的现象了。
而上面两点是中国目前用工环境的一个大问题,其实其他国家普遍范围内是不至于会出现“程序员能活多久”或者“35岁被优化”之类问题的。甚至往往相反,一个35岁左右的劳动力,往往是具有充足经验而又属于年富力强的年龄,反而应该是行业乃至社会的中坚力量,不应该需要被“优化”。所以这些问题难免是带有一点中国特色了。
有些问题太复杂太宏大,实在不可能三言两语找到解决办法,甚至其实大家知道存在一些方法肯定能起到一定作用的,但是又根本无法正常说出来,你懂的。所以还是回到程序员寿命的问题上去吧,网上确实存在一些夸张的段子(比如“35岁危机”),但程序员这个职业本身并不会直接缩短寿命。和其他职业一样,程序员的寿命主要取决于个人健康状况、生活习惯、工作环境、心理压力管理以及遗传因素等,而非职业本身。所以一般而言,程序员的寿命和一般人寿命是差不多的,不会有显著的区别,一般人的平均寿命是七十多到八十多左右(根据所在地区和人群组成有所不同),那么程序员寿命就与此大致相同。
不过,程序员的工作特点确实可能带来一些潜在的健康风险,如果不加以重视和管理,长期积累可能影响健康:
📍 常见的健康风险因素
久坐不动: 长时间面对电脑,缺乏身体活动,容易导致肥胖、心血管疾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静脉曲张等。
用眼过度: 长时间盯着屏幕,易导致干眼症、视力下降、眼疲劳等。
作息不规律/睡眠不足: 项目赶工、线上故障处理、跨时区协作等可能导致熬夜、加班,扰乱生物钟,影响免疫力和内分泌。
高压力与精神紧张: 技术更新快、项目截止期限紧、解决复杂Bug、线上系统稳定性责任等带来持续压力,可能导致焦虑、抑郁、职业倦怠。
饮食不健康: 依赖外卖、快餐、零食,蔬果摄入不足,可能导致营养不均衡、消化系统问题。
社交活动减少: 长时间专注代码可能减少人际交往,影响心理健康。
重复性劳损: 如“鼠标手”(腕管综合征)等。
📍 积极的一面和改善措施
重要的是,这些风险并非不可避免,且程序员群体通常具备以下优势:
知识获取能力强: 更容易接触到健康信息和科技工具(如健身App、健康监测设备)。
收入相对可观: 有能力负担更好的医疗保健、健身设施和健康食品。
工作灵活性: 很多公司提供远程办公或弹性工作制,便于安排运动和休息。
✅ 程序员如何保持健康、延长健康寿命
规律运动: 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快走、游泳、骑车) + 力量训练。利用站立式办公桌、设置闹钟每小时起身活动5-10分钟。
科学用眼: 遵循“20-20-20”法则(每20分钟看20英尺外20秒),调整屏幕亮度对比度,使用防蓝光眼镜(效果有争议,但可能缓解疲劳)。
保证睡眠: 尽量保证7-9小时高质量睡眠,建立规律作息,睡前远离电子设备蓝光。
健康饮食: 多喝水,增加蔬果、全谷物摄入,减少高糖高油加工食品,规律三餐。办公室备些坚果、水果作为健康零食。
压力管理: 培养兴趣爱好(运动、音乐、阅读等),练习正念冥想,学会说“不”,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技术债和加班文化不该以健康为代价。
保持社交: 主动与家人朋友联系,参与线下社区或兴趣小组活动。
优化工作环境: 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椅子、键盘、鼠标,调整显示器高度。
定期体检: 及早发现并干预潜在健康问题,不要等身体亮红灯才重视。
工作与生活平衡: 明确工作界限,下班后尽量脱离工作状态,享受生活。你的价值不只由代码定义。
以上这些建议,哪怕你不是程序员,应该也有很大可能用得上,希望能作为参考,并且尽可能作出一些针对性改善。毕竟对自己健康的投资,自己是能最直接体验到收益的。
📊 总结
程序员没有特定的“职业寿命”。 和普通人一样,寿命取决于综合因素。
职业特性带来潜在健康风险,但完全可以主动管理。 久坐、高压等问题在现代办公室工作中普遍存在,并非程序员独有。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关键。 通过积极锻炼、规律作息、均衡饮食、有效减压,程序员完全可以拥有和普通人一样甚至更长的健康寿命。
关注“健康寿命”比单纯关注“寿命”更重要。 目标是在延长生命长度的同时,保持高质量的生活状态和充沛精力。
其实很多业界大佬,都是在年纪不小的时候还在作出重要贡献的,大家熟悉的比尔盖茨也担任了很多年微软的首席软件工程师。许多资深程序员在50岁、60岁甚至更大年龄依然活跃在技术一线或管理岗位(看看Linux之父Linus Torvalds、Python之父Guido van Rossum等行业常青树)。关键在于终生学习、保持热情,并始终将健康放在首位。你的职业生涯不应是一场短跑冲刺,而是一场装备完善的马拉松。 💪
希望有朝一日可以看到不再有那么多人关心程序员能活多久,以及不再有人需要担心35岁魔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