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主要报道缅甸掸邦新闻的《掸邦先驱新闻社》(Shan Herald Agency for News)报道,在饱受战火摧残的缅北掸邦,网络诈骗已演变为一个庞大的项目。许多中国公民被虚假的所谓合法工作承诺欺骗,被迫在由民团、民族武装和腐败缅军军官充当保护伞的诈骗基地工作,被武装看守限制自由。当地的掸邦青年也深度卷入诈骗,对他们来说,诈骗不是犯罪,而是一种生存手段。
今年初,缅甸方面逮捕了700多名诈骗从业者。有些人就认为缅北电诈已经彻底铲除而掉以轻心,但这对于那些骗子和保护伞来说是最好不过了。
这也提醒大家不要掉以轻心,不要被所谓的“合作机会”“旅游机会”“商业机会”所迷惑,掉入电诈的陷阱中。
以下选摘部分报道:
在民团统治和军方勾结的背景下,掸邦的网络犯罪十分猖獗
在缅甸掸邦饱受战乱摧残的群山中,网络犯罪已成为一个蓬勃发展的地下产业,它利用人们的绝望,助长腐败,并暴露了缅甸日益加深的人道主义和安全危机。
当地以中文名称“诈骗”而知名的网络诈骗,已演变为一个庞大的项目,涉及被贩运的工人、武装保护和高层共谋。许多中国公民被虚假的所谓合法工作承诺欺骗,被迫在由民团、民族武装和腐败缅军军官保护的诈骗基地工作。对于越来越多的掸邦青年来说,诈骗行业不再是犯罪,而是一种生存手段。
今年早些时候,泰国、缅甸和中国当局联合展开了针对边境城镇网络诈骗的打击行动。由德昂民族解放军、果敢同盟军和若开军组成的“三兄弟联盟”也宣布了“1027行动”,该行动旨在摧毁诈骗中心。
然而,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在掸邦南部的莱卡镇(Laihka)和孟贡镇(Mong Kung),诈骗活动在亲军方民团的庇护下依然猖獗。在位于三个乡镇交界处的战略大村“万蚌村”(Wan Pang,音译),中国籍人士主导的诈骗团伙经常在民团协助下转移据点以躲避突袭。该地区还受掸邦进步党/北掸邦军的控制。
一位要求匿名的莱卡镇居民说,“他们听说风声就从一个村子搬到另一个村子。当地人被迫为他们提供食物,而当局要么视而不见,要么收受贿赂。”
今年3月,缅甸军方声称在南散镇(Nam Sang)逮捕了700多名诈骗从业者。然而几周后,这些诈骗网络在孟乃镇(Mong Nai)附近由马克钱(Mark Kieng)武装民团控制的庞林村(Pang Leing,音译)(南芒地区)村重新出现。当地人描述这些基地如同设防的飞地,中国籍员工被武装看守限制自由。
南散镇居民再龙(Sai Lon)说:“即使逮捕了一些人,很快就会有更多人顶替。这是一个恶性循环,他们贿赂了关键人物,生意就继续下去。”
在靠近中国边境的木姐,当局在近期反诈骗行动中拘留了130人,包括41名中国公民。但目击者称,诈骗活动在腐败官员和武装团体的庇护下依然完好无损。
一位木姐当地人透露:“想开诈骗中心,就得贿赂官员。如果拒绝,就会被逮捕。对这里的年轻人来说,这比种地赚钱。他们不是想加入,而是别无选择。”
掸邦的年轻人饱受多年冲突、流离失所和经济崩溃的打击,越来越深陷诈骗行业。许多人是来自战乱地区的农民或流离失所的平民,几乎没有其他出路。
来自木邦(Hsenwi)的一位女性说:“这些年轻人不梦想发财,他们只想要安全、食物和未来。”
这一危机甚至波及缅甸的精英阶层。2024年,当局逮捕了前将军敏莱(U Myin Hlaing,译者注:此人曾担任缅军空军司令,涉电诈被捕)和果敢议员白所成,因其涉嫌与诈骗团伙有关,这鲜明地提醒人们,网络犯罪与缅甸的权力结构深层交织,包括缅军和民族武装。
网络犯罪的影响已超出缅甸国界。在泰国,议员警告说,不受控制的网络犯罪网络威胁着区域安全,并助长人口贩卖。
泰国议员罗姆(Rangsiman Rome)说:“没有更强的国际合作,这不会停止,更多泰国公民将成为受害者。”
对掸邦居民来说,这不仅是一个犯罪问题,更是一个关乎生存的危机。在系统性腐败、贫困和冲突得到解决之前,网络犯罪仍将是数千名无路可走者的救命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