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罗瑞卿急忙赶到菊香书屋,激动地说:“主席,我们抓住他了!”
说完,他把一份文件交给了毛主席。文件的标题上清楚地写着一个名字——段云鹏。
毛主席连连点头称赞:“他不是号称‘飞贼’吗?这次看他怎么飞得掉。”
说起段云鹏,可能知道的人不多,但提起他的师傅燕子李三,那可是家喻户晓,京城的街头巷尾都在传颂他的传奇故事。
燕子李三曾经被大家称为草根英雄,就像是中国的侠盗罗宾汉一样,而段云鹏就是他的唯一徒弟。
师父是一位劫富济贫的英雄,而徒弟却因公安部部长亲自下令被捉拿归案。段云鹏为何会与人民为敌?他的命运又将如何?
独步天下的孤胆英雄后代
燕子李三原本名叫李景华,出生于1898年的河北涿州。从小他就喜欢舞刀弄枪,后来拜了一个师傅(据说这个师傅是洛阳杂耍班子的领班,而不是武林高手),从而练就了一身好功夫。
民国时期,李景华在平津一带算是个了不得的人物。传说中,他飞檐走壁,无所不能。他身穿黑色夜行衣,像探囊取物一样轻松地从豪绅府中盗取奇珍异宝,被誉为民国第一轻功高手。
由于每次作案后都会在现场放一只折纸的燕子,他在江湖上有了个绰号叫“燕子李三”。
燕子李三其实只是个身材苗条、动作灵活的人,因为他接受过专业训练,所以比一般人更敏捷。和我们一样,他也只是一个普通人。至于轻功这种违反物理规律的说法,不过是那些落败的文人为了吸引大家注意而编造出来的故事。
燕子李三确实是个帮穷人、惩富人的好人。年轻时,他在洛阳跟着戏班子四处表演。看到官老爷们欺负老百姓,燕子李三心里很生气。一天晚上,他偷偷进了官老爷家,把那些贵重的东西都拿走了。
回到平津之后,燕子李三这位身手不凡的飞贼开始了他的“事业”。无论是北洋政府的段祺瑞,还是皇室的瑞仲,甚至是奉系军阀张宗昌,他们的府邸都曾被燕子李三光顾过,这让当地的权贵们对他恨之入骨。
让燕子李三名气大增的一件事,就是他偷了段祺瑞的家。那段家的围墙有五米高,里面外面都有人巡逻。燕子李三却轻而易举地把里面的银元箱子拿了出来,还在那里留了个字条:“贪官污吏搜刮百姓,我劫富济贫,我是燕子李三。”
燕子李三因为经常帮助寺庙里的和尚、街头的乞丐和拉黄包车的人,所以在平津一带非常有名,很多人都想拜他为师。
燕子李三性格高傲,非常喜欢自由,不喜欢受师徒规矩的限制,因此从不收徒弟。
那时候,燕子李三是北洋政府追捕的对象,所以他不能公开活动。因为这些原因,燕子李三平时来去无踪,很少有人知道他在哪儿。大家只在报纸上见过关于他的案子,但很少有人了解他的日常生活。
抗日战争开始后,燕子李三已经快四十岁了,手脚不如以前利索了。在隐居乡间之前,他终于决定收个徒弟。
很多大侠选徒弟都挺严格的,燕子李三也是这样,来求他的人都没一个让他满意的,要么太笨,要么品行不好。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叫“段云鹏”的小伙子。
段云鹏出生在1904年,性格顽皮,从小就不听父母的话。18岁那年,他离家出走,加入了军队。但由于无法适应军队严格的规矩,不久后便退伍了。之后,他成了北京街头的一名地痞,偶尔还会做些小偷小摸的事情。
段云鹏虽然每天无所事事,但他讲义气,在北京有自己的小圈子。当然,圈子里的人多半手脚不太干净。这群社会边缘人共同崇拜的偶像就是燕子李三。
段云鹏有个酒友认识燕子李三,通过这位酒友的介绍,段云鹏在一个夜晚见到了燕子李三。第一次见面时,燕子李三觉得段云鹏的眼神与众不同,流露出一股特别的灵气,还表示有意收段云鹏为徒弟。
段云鹏心里不服燕子李三,心想:“大家说您在京城里的故事神乎其神,今天能见到真人,可不可以展示几下身手,让我们开开眼界?”
燕子李三没有责怪段云鹏的无礼,他说:“咱们比试一下吧,我赢了你就得叫我一声师傅,你赢了就算今天的切磋了。”
“这游戏怎么玩?”
看到了前面胡同里的钟楼没?离咱们这儿大约四百米,谁能先到钟楼谁就赢。我从房顶上跑,你就在胡同的地面上跑,怎么样?
段云鹏心里想,还有这样的好事?屋檐时高时低,怎么能跟平地相比呢?
于是他爽快地答应了这个挑战。结果显而易见,燕子李三如同一抹黑影,在月光下迅速穿梭跳跃。段云鹏还没来得及喘口气,燕子李三已经出现在了钟楼下。
从那以后,段云鹏拜在燕子李三门下,虚心学习。因为他天资聪颖,不到一年就学成出师了。燕子李三给他立了两条规矩:第一,不准用所学技艺去偷百姓的东西,只能偷达官贵人的财物,并且要将大部分财物用来帮助穷人;第二,不能为当权者工作。
段云鹏答应认真听从师傅的教导,从此以后,京城多了一位侠义的盗贼。
段云鹏的功夫和师傅不相上下。当年,冈村宁次的官邸戒备非常严密,但段云鹏还是设法从那里偷走了一把手枪、四十两黄金、两尊金佛像和五千美元现金。据说那把手枪还是天皇送给冈村宁次的,冈村宁次晚年写回忆录时还对这把手枪念念不忘。
段云鹏因为在京城专门对付有钱有势的人而出名,他的功夫非常厉害,名气甚至超过了师傅,人们都叫他“赛狸猫”。
从游侠到密探
一开始,“赛狸猫”还算听话,遵守师傅的规定,偷来的东西大多用来帮助穷人。
自从他见识到钱的好处后,师傅教导的劫富济贫理念在他这里就只剩下“劫富”了。除了身体上的功夫有所长进外,段云鹏的心智并没有什么提升,依旧像拜师前的那个街头小混混一样。
段云鹏平日里爱喝两杯,一喝到有点儿醉意,他就爱跟一些小偷小摸的人吹嘘自己的辉煌过去。
1946年年初,北平的警察抓了几名小偷,一番严厉审讯后,一个小偷透露了段云鹏的藏身之处,最终导致段云鹏也被抓了。
江洪涛是国民党军统局北平站行动组的组长,他觉得这个人值得争取,便毕恭毕敬地来到监狱里劝说:“先生,您当年在京城劫富济贫,这份豪情我非常佩服。您的名声在江湖上甚至不比师傅差,但你知道老百姓是怎么看你吗?”
段云鹏好奇地问:“请您指教。”
“偷东西的!别跟我谈什么贼也有规矩,偷就是偷。就算我今天放了你,你还是那个只能藏在暗处的小偷。”
段云鹏不耐烦地说:“您大晚上的来找我,不会就是为了跟我吵架吧?”
“想跟着军统一起干,我们需要像你这样的人才。只有跟着我们,‘老鼠’才能变成‘猫’。”
段云鹏同意了,但他有一个条件:“我得有个军衔才行。”
江洪涛爽快地答应了:“从今以后,你就是我们行动组的中尉组员了。”
经过更严格的特工训练后,段云鹏成为了保密局北平站第四行动组的重要成员。在国共双方谈判期间,他受命监视共产党代表叶剑英和滕代远。他还曾接到刺杀叶剑英的秘密命令,但由于当时国共双方还未公开决裂,这个命令后来被取消了。
解放战争开始后,段云鹏成了抓北平地下党的主要人物。他每天晚上在屋顶和屋檐间穿梭,密切监视着城里的每一个动作。借助侦测设备的帮助,段云鹏捣毁了我党在北平的地下电台,并抓了十几个地下党员。
段云鹏顺着线索,先后发现了西安、承德、沈阳、兰州等地的我党地下电台,并逮捕了数百名地下党员。不得不承认,段云鹏当时确实给我的地下联络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1949年,国民党形势急转直下,北平城内的不少官员开始暗中与共产党接洽,希望能够和平解放北平。北平市长何思源也是这样的人之一。蒋介石得知此事后非常愤怒,下令让段云鹏去刺杀何思源。
段云鹏当年偷鸡摸狗的手艺用上了,轻松潜入何思源的官邸安置炸药。幸好何思源临时改变了出行计划,只是受了点轻伤,但他的一个女儿却被当场炸死了。
1949年秋天,北平城里正在筹备开国大典。段云鹏又收到了一份刺杀名单,名单上列着毛主席、周总理、朱德等中央领导。
段云鹏几次让手下行动,但都失败了,还损失了不少得力助手。最后,他只好带着妻子和女儿匆匆逃到了台湾。
段云鹏在台湾待了三个月后,又被保密局派到了大陆,这次他的任务还是进行破坏活动,并寻找机会刺杀中央的重要人物。
段云鹏打扮成香港有钱人的模样,给自己起了个新名字叫李新斋。他拿着假的入境证件来到了内地,在天津的一个小巷子里藏了起来。
刚到天津,他就找了些以前比较信赖的老朋友,这些人大多不务正业。
有人曾经在中南海当过花匠,段云鹏就是通过这个花匠,知道了中央领导的具体工作地点。
北京作为国家的中心,一直严格控制武器。由于无法获得作案工具,段云鹏便指挥手下大量购买硝酸钾来自制炸药。
段云鹏平时很少公开露面,大多数事情都交给一个叫程立云的朋友来处理,他自己则躲在幕后。为了跟保密局交接情报,他还经常在台湾、香港和大陆之间来回奔波。
实际上,在1950年8月,公安部就收到了确切的消息,说段云鹏带着任务来到了大陆。但由于他藏得很深,公安部一直没能找到他的确切住址。
下手狠一点,抓几个小角色是不难的,但这会让他们警觉,以后再想找到段云鹏就更不容易了。
罗瑞卿觉得破案就像钓鱼,要想抓住段云鹏,得用对鱼钩,再加上诱人的鱼饵。
罗瑞卿提到的“鱼钩”是段云鹏的一个非常要好的兄弟,名叫魏金山。
早年,这个人在北京靠卖烟土和鸦片发了大财。后来共产党进了北京,他的烟馆被拆了,他自己也逃到了香港,后来改行做药材生意。
在抗日战争时期,段云鹏曾因偷盗日本宪兵司令部而被捕,魏金山慷慨解囊将其保释,两人因此结为盟兄弟。
段云鹏总是很信任魏金山,每次从香港回到内地,都会选择住在魏金山家里。而魏金山对政府有着很深的敌意,当他得知段云鹏这次来内地是为了刺杀中央领导时,就全力支持他。
罗瑞卿让侦查员张宝珍用化名韩保章,在广州开了一家药铺,并大量购买魏金山家的草药。这样,“韩老板”就变成了魏金山的重要客户。殊不知,“韩老板”的药铺其实是用来引诱段云鹏的。
在得到魏金山的信赖后,魏金山把“韩老板”介绍给了段云鹏,而“韩老板”也同意让段云鹏使用他的药铺仓库来存放炸药等物资。
1954年9月,段云鹏在与“韩老板”交接时被公安人员当场逮捕。因为段云鹏身手敏捷,多次越狱,罗瑞卿立即安排专机,连夜将他押送到北京。
段云鹏被抓后,他在北京建立的人脉网络也被彻底摧毁,以程立云为首的60多名特务相继落网。
毛主席听说后开玩笑地说:“他不是会飞的贼吗?你就让他展示一下飞行的本领吧。”
毛主席内心深处很欣赏段云鹏的不凡经历,毕竟他曾是京城里的知名盗侠,还曾抗击过日本侵略者。
毛主席仅仅提了一句:“对于那些可杀可不杀的人,我们就不要杀了。”
尽管在监狱里,段云鹏依旧没有悔改,他利用各种方法与台湾的国民党保持联系,最终在1967年被判处死刑。
结尾词
一代豪杰最终落得凄凉收场,作为燕子李三唯一的继承人,段云鹏显然没有掌握师傅的真谛。
所谓的侠盗精神,其实是一种反对欺凌、保护弱小的原则。段云鹏武功高强,但可惜的是,他站在了人民的对立面,最终成了台湾当局反共计划中的牺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