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米台丢金的事还没过去,教练和小孩互怼的热闹场面又来了。这一幕让我忍不住想,难道就不能安静点?非得热搜、微博、朋友圈都铺天盖地。有时候觉得,体育比赛还没结束,场外的八卦就比比赛本身都火,好像大家都在等着看谁翻车。是真的热闹,是真的越来越娱乐化了。
说实话,看到男子十米台那个金牌旁边的尴尬笑容,我心里一咯噔。谁能想到,今年世界杯上的新局面会变成这样的。此前我们一手打造的跳水王朝,似乎也在慢慢走下坡。不是我危言耸听,去年还是奥运金牌快速接二连三,今年开奖结果就像过山车一样跌宕。尤其是没想到,这次冠军居然是个新人,前所未有的情况让人琢磨不透。大家都知道,跳水是个长跑的项目,经验和积累很关键。去年还觉得天花板已经挨不上再高,现在看来,后浪真的是没在怕的。
但话说回来,这个“丢金”不仅仅是数据问题,更多的让人觉得背后有戏。有媒体爆料说,比赛当天场馆突发状况不断,调度不够紧凑,设备也出现过问题。虽说比赛直播里没出大差错,但现场的“暗流”谁看不出?也难怪跳水队的状态会受到影响。外界有人呼吁是临场临阵的应变能力,或者说,整个体系是不是出了点问题。
更让人无语的是,现场那简直精彩的一幕——指导和小孩互怼,真是“笑话”不断。现场气氛一度乌烟瘴气,像个家庭聚会闹矛盾那样。徐若琳指导一向被称得上专业,却在这个时刻爆出“情绪失控”,怒斥队员不服管教。你说,她也是国内顶尖教练之一,怎么还会有这样的“现场绯闻”?更别提场上的赵仁杰和朱子锋,彼此指责、互相冷嘲热讽。比赛结束后,教练指责队员表现不够,“难道是队伍内部出了裂缝?”又或者,比赛压力太大,大家都点燃了“生活的火药桶”。
其实一到这种时候,心里就想,这是“竞技体育”的一部分吧?灯光深处不是只剩荣耀和光鲜,更多时候是无形的压力、镜头前的尴尬局面。有谁能保证比赛途中不会搞出点“乌龙”?但就是这个“乌龙”让我们看到的,都是笑话中的嘻哈,仿佛一场闹剧。仿佛跳水不仅仅是技巧,还是一场“情绪牌”的比拼,出错的不是只球员,连情绪都能“翻车”。
更让人担心的是,这次没名次的队伍状态究竟有多糟?全红婵刚刚从国家队出来养伤,大家都知道伤病的折腾,谁能保证她的身体状况完全稳妥?不提能不能状态满满了,只说休养期间的训练是不是跟不上?如果真已做好准备,为什么比赛表现还是这样差?如此情况,难道就是所谓的“养伤调养”策略吗?我看未必,也许回省队就是个临时避风港,暂时休整,但这真是个明智的选择吗?还是说,我们的运动员真是用了尽所有办法之后也难免“失准”?
现在的跳水,仿佛繁华之后的落寞。曾经的“中国跳水王朝”,是金牌的代名词,是“金牌工厂”。不过几年时间,局面就变了。去年还在试图找回昔日辉煌,今年却已经真切感受到,所谓的“王朝”其实就是个脆弱的泡沫。我们看着咱们的运动员一届一届成长,却发现体系的漏洞太多,造就一批精英的成本在上涨。竞技状态不稳、伤病缠身、场外争议不断,你让我怎么不觉得悲哀?不禁想问,这一切,到底什么时候能真正走向成熟,变得更有底气一些。
这些事情真就这么过去了?还是说,等到下一场比赛再出个“黑天鹅”,大家还能再装作无所谓?我看未必。反正,我是真的看够了。这个“丢金”让人觉得,可能我们离真正“跳水王国”的距离又多了一层。是不是曾经的辉煌,真就成为了历史的尘埃?或者说,这只是一时的低谷?下一次还会不会有人“买账”回来?我倒希望是,那样我还能多看几场比赛。可是这事真就这么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