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东莞热得像个蒸笼,海德壹号广场上却人头攒动。
一颗金灿灿的黄桃"啪"地掉在展台前,滚了几圈停在一个小男孩脚边。孩子他爹弯腰捡起来擦了擦,"乖乖,这桃子比俺在超市买的大两圈!"旁边穿侗族服装的姑娘"噗嗤"笑出声:"大哥好眼力,咱玉屏黄桃可不就是这么大只!"
卖黄桃的老张头手上忙着切桃子,嘴里也不闲着:"不是跟您吹,这桃子在树上时,小鸟都得组团来偷吃。甜度18°那是标配,有个老顾客说吃了咱的桃,回家吃西瓜都觉得没味儿!"围观群众哄笑起来,有个戴金链子的大哥直接扫码:"给我来五箱,我倒要看看是不是真有这么邪乎。"
不远处的非遗展区,凤来仪的箫笛师傅正被里三层外三层围着。东莞本地的音乐老师小王举着手机录像,嘴里不停"啧啧"称奇:"这做工,这音色,比我在专卖店买的还正点!"老师傅慢悠悠地抿了口茶:"小兄弟懂行啊,这可是用咱玉屏特产的水竹做的,每一节竹子都得在山里长够三年。"说着拿起一支箫轻轻一吹,《沧海一声笑》的调子就飘了出来,几个路过的年轻人不由自主跟着哼唱起来。
舞台那边突然响起清脆的歌声,唱的是《等你来侗乡》。主唱姚群边唱边朝台下挥手,有个阿姨激动地直拍大腿:"这姑娘声音甜得跟蜜似的,比电视里那些选秀歌手强多了!"歌词里描绘的侗寨风光让不少人都掏出手机查导航,一个背着相机的老哥兴奋地说:"查到了查到了,从东莞过去就两小时飞机,这周末就去!"
副县长老柳躲在角落里啃黄桃,心里美滋滋的。三个月前他愁得直掉头发,生怕这些山里的宝贝在大城市没人认。现在看看这场面,展销区排长队,文化区挤不动,连带来的宣传册都被抢光了。他摸出手机给县里发消息:"赶紧再备货,这边要断供了!"
天色渐晚,展台开始收摊。卖黄桃的老张头硬是把最后几个样品塞给工作人员:"带回去给家里人尝尝,明年你们可都得去咱玉屏做客啊!"箫笛师傅被一群音乐爱好者围着加微信,说好要开视频教学。姚群唱完最后一首歌,台下观众还不过瘾,非要安可。
珠江的晚风吹过来,带着淡淡的水果香。从贵州大山到广东沿海,这场跨越千里的"相亲会"算是成了。来看热闹的东莞人拎着大包小包回家,朋友圈里全是黄桃和箫笛的照片。有个大妈边走边念叨:"这下可好,本来是去买菜的,结果连旅游计划都定好了。"
夜色渐浓,广场上的电子屏还在循环播放玉屏的山水风光。谁也没注意有个小男孩偷偷把桃核塞进了花坛,说不定明年春天,这里能长出棵小桃树呢。
这篇文章想让大家都营造出积极向上又健康的网络环境,绝对不能有那种低俗的东西或者不好的信息。要是谁侵犯了别人的权益,就得赶紧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把事情处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