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资讯

毛主席侄子请假守灵,领导懵了:你不是孤儿吗?

毛主席侄子请假守灵,领导懵了:你不是孤儿吗?

1976年那个秋天,整个北京城都像是憋着一口气,天色灰蒙蒙的,跟人心一个色调。伟人走了,这消息砸下来,全中国的老百姓都觉得天塌了一块。

大街小巷挂上了白花,臂膀上缠着黑纱,收音机里反复播着哀乐,那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可就在一个谁也说不清具体位置的军工单位里,一张薄薄的请假条,递到了一位领导的桌上。

领导拿起假条,眉头拧成了个疙瘩。上面就几个字,写得倒是工工整整:“家有大丧,大伯父毛主席去世,需请假守灵。”

落款人,贺麓成。

这人是单位里的技术骨干,搞导弹的,平日里闷声不响,除了图纸和数据,好像对什么都不感兴趣。领导把假条翻来覆去地看,心里直犯嘀咕,这玩笑开得也太大了。全单位谁不知道,贺麓成档案里父母那栏,清清楚楚写着两个字:已故。亲属关系更是简单,几乎就是个孤儿。

怎么突然冒出个大伯,还是毛主席?

这事儿,还真不是玩笑。电话打到治丧委员会核实,那边确认了,说确有其人,是李敏同志亲自加上去的。领导这才放下电话,看着眼前这个沉默的下属,眼神里全是震惊和不解。藏得也太深了。

说起来,贺麓成这辈子,好像就是为了“隐藏”而生的。他本该叫毛岸成,按毛家族谱“岸”字辈往下排。可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这个姓氏太扎眼,是荣耀,也是催命符。

他的父亲,是主席的三弟毛泽覃,在江西瑞金的红军游击战中血洒疆场,那年贺麓成还是母亲贺怡腹中的一个胎儿,连父亲的面都没见过。

母亲贺怡,主席革命伴侣贺子珍的亲妹妹,也是一位坚定的革命者。为了保护这根毛家唯一的血脉,她狠心把刚出生的儿子送到了井冈山脚下一个老乡家里寄养,连姓都改了,跟了母姓。

那个“麓”字,取的是岳麓山的意思,是故乡的念想;“成”字,则寄托了乱世中对孩子平安长大的期盼。一个名字,藏着多少血泪和牵挂。

所以,贺麓成的童年,跟“红色后代”的光环半点不沾边。他就是个普通的农家孩子,甚至因为没爹没娘,还时常被村里的小伙伴欺负,骂他是“野孩子”。他也不还嘴,就一个人跑到山坡上,一坐就是大半天,望着远方发呆。

这种孤独,刻进了他的骨子里,也造就了他后来那种沉稳到近乎孤僻的性格。

直到1949年,赣南解放,贺怡才开着车,一路颠簸地回来找他。母子相认的那一刻,没有想象中的抱头痛哭。十三岁的少年,只是愣愣地看着眼前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女人,听她哽咽着说:“孩子,我是妈妈,我来接你回家了。”

好日子没过几天。对贺麓成来说,命运好像总爱跟他开这种残酷的玩笑。

1949年11月,贺怡带着他,还有自己的女儿,乘车从赣南返回南昌。她此行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寻找毛泽东失散的另一个儿子毛岸龙的下落。谁能想到,车子在江西泰和县境内,深夜里出了严重的车祸。

吉普车翻下山沟,贺怡当场殒命。贺麓成亲眼看着母亲在自己面前没了气息,他自己也身负重伤。刚刚寻回的母爱,就这样戛然而止。那条冰冷的公路,成了他一辈子挥之不去的噩梦。

他又一次成了孤儿。

之后的日子,他被送到了上海,由组织抚养长大。大概是童年的经历太过坎坷,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扑在了学习上。他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专攻自己感兴趣的无线电技术。

毕业后,他本有机会去苏联留学深造,可那会儿中苏关系急转直下,留苏的路子断了。国家一声号令,国防工业急需人才,贺麓成二话不说,背起行囊就去了戈壁滩,投身到了最机密、最艰苦的导弹研发事业中。

在那个年代,咱们国家搞导弹,真是一穷二白。没有图纸,没有专家,苏联人还把资料全撤走了。贺麓成和他的同事们,就是靠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儿,对着一堆俄文资料硬啃。

他主持解决了我国第一代地对地战略导弹“东风二号”研发中的一个重大技术难题。那段时间,他几乎就睡在实验室,饿了啃几口干粮,困了就在桌上趴一会儿。问题不解决,他绝不收兵。

这么多年,身边朝夕相处的同事,没一个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大家只觉得这个贺工技术牛,人却怪得很,不爱说话,不参加集体活动,家庭情况更是从不提起。有人半开玩笑地问他家里是干什么的,他就笑笑说:“农民,早没了。”

他不是刻意欺骗,而是他打心底里,就不想跟那个伟大的姓氏扯上任何关系。他只想凭自己的本事,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直到1976年,那张石破天惊的请假条,才把他隐藏了几十年的秘密,公之于众。

守灵回来后,贺麓成还是那个贺麓成,继续一头扎进他的图纸和数据里。单位里看他的眼神变了,多了几分敬畏和好奇,可他自己,却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后来,他甚至干了一件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的事。这位顶尖的导弹专家,居然一头扎进了农业领域,跑去研究怎么改造黄河三角洲的盐碱地。

这跨界跨得也太大了。可他就是有那股钻研劲儿,硬是带着团队,培育出了耐盐碱的作物新品种,让那片曾经白花花的不毛之地,长出了绿油油的庄稼。

有人不理解,问他放着好好的导弹专家不当,干嘛去跟泥土打交道。

他还是那副淡淡的表情,说:“让老百姓吃饱饭,跟造出保卫国家的导弹,一样重要。”

这就是贺麓成,毛泽覃的儿子,毛泽东的侄子。他的一生,似乎总是在失去,又总是在给予。他没有继承父辈的权势和光环,却继承了他们那份为国为民的初心。

说句实在话,他这样的人,活得挺累的。心里装着那么大的秘密,言行举止都得小心翼翼,生怕给“毛家”这个名头抹黑。可他也活得最纯粹,他用自己的一生证明了,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你姓什么,叫什么,而在于你为这个国家,为这片土地,到底做了什么。

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有意思,它会记住那些波澜壮阔的大人物,但也不会忘记这些在角落里默默发光的小人物。贺麓成,这个名字或许陌生,但他的人生,本身就是一部无需言说的传奇。

足球资讯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